首页 资讯 正文

信阳市浉河区五里墩街道:党建穿针引线 治理织就锦图

体育正文 216 0

信阳市浉河区五里墩街道:党建穿针引线 治理织就锦图

信阳市浉河区五里墩街道:党建穿针引线 治理织就锦图

大象(dàxiàng)新闻记者 龚雪 通讯员 李一凡

5月28日清晨,77岁的王树林漫步在五交化家属院平坦的沥青路(lìqīnglù)上,智能监控与规整管线取代了昔日的“蜘蛛网”。这个曾因化粪池(huàfènchí)漫溢、夜间(yèjiān)无灯被戏称为“热线小区(xiǎoqū)”的老旧家属院,如今成为北京路社区基层(jīcéng)治理的鲜活(xiānhuó)样本。2022年,五位党支部书记带领“五联调解先锋队”,用5万元疏通7个化粪池、铺设百米沥青路,让109户居民重展笑颜。

“过去社区干部像救火队员,今天通(tōng)下水道明天劝架,疲于应付却治标不治本。”北京路社区党支部(dǎngzhībù)书记张静静深有感触。

面对辖区内6000余常住人口的治理(zhìlǐ)(zhìlǐ)难题,该(gāi)社区党支部创新构建“1+4+N”治理体系,让基层(jīcéng)治理从“单兵作战”转向“集团作战”。在君安小区,7名两委成员连续23晚入户走访(zǒufǎng),召开14场“星空夜话(yèhuà)”,通过算账对比化解居民疑虑,引入专业物业实施“肥瘦搭配”连片管理,每平米物业费仅涨0.1元实现蝶变(diébiàn)。针对新河湾小区七年未解的房产证难题,“红色帮办团”召开43次联席会议,运用《民法典》破解开发商与建筑方的公章纠纷,让136户居民拿到(nádào)“迟到”的产权证。

橡胶厂家属院防洪墙建设彰显着“三(sān)抓三促”机制的效能。面对汛期倒灌难题,社区联动住建、城管、水务等部门,将23道审批程序压缩(yāsuō)60%,协调辖区企业认领“民生(mínshēng)微实事”填补资金缺口。历时9个月建成的300米防洪墙,不仅挡住倒灌河水,更筑牢(gèngzhùláo)了群众信任堤坝。“汛期再不用半夜转移冰箱了。”居民罗建军(jiànjūn)感慨道。

在基层治理末梢,四位平均党龄33年的退休(tuìxiū)书记组成“银发先锋队”,将接访桌搬到树荫下、楼道口,用“喝茶调解法”化解邻里纠纷,2023年处理物业纠纷27起(qǐ),调解成功率(chénggōnglǜ)98%,推动12个无主小区成立物管会,18处历史(lìshǐ)违建顺利拆除。

社区服务也在悄然升级。傍晚的邻里中心飘出阵阵饭香,30多位(duōwèi)独居老人正在享用2元爱心餐,少儿活动区“候鸟课堂”传来(chuánlái)阵阵欢笑。通过党建联建引入5家(jiā)社会组织打造的“15分钟为(wèi)老服务圈”,已为136户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。

“过去上访群众(qúnzhòng)多,现在送锦旗(jǐnqí)的居民多。”五里墩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晓方指着满墙锦旗介绍,辖区已实现“三无(sānwú)小区”全清零,18个问题楼盘破冰重生,让1370户群众告别“漂泊人生”,社区信访量连续(liánxù)三年下降,2024年群众满意度达98.7%。

暮色中,党群服务中心电子屏上的"党建引领基层善治"字样(zìyàng)映照着(zhe)老城新生。从“矛盾中转站”到“幸福终点站”,五里墩街道(jiēdào)正(zhèng)书写着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的温暖答卷。平整的柏油路(bǎiyóulù)上,王树林的外孙追逐嬉戏,曾经避之不及的“老破小”已成为孩子们流连的幸福家园。

信阳市浉河区五里墩街道:党建穿针引线 治理织就锦图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