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在山水洲城邂逅“文明之美”

体育正文 265 0

在山水洲城邂逅“文明之美”

在山水洲城邂逅“文明之美”

长沙晚报全媒体(méitǐ)记者 刘俊 文明(wénmíng),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,也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,更是人民(rénmín)对美好生活的内在向往。 在长沙,湘江两岸让你感受“星城绿”“长沙蓝”,历史老街摇身一变成为潮流打卡地,接地气的菜市场走(zǒu)起“小(xiǎo)清新”风,移风易俗观念深入人心(shēnrùrénxīn),新时代文明实践蓬勃兴起,一次次“平凡之善”是市民游客共同的温暖记忆,更让全球(quánqiú)网友为长沙喝彩点赞、心向往之…… 近年来,长沙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(guānyú)精神文明建设(jiànshè)的(de)重要论述,持续推动“两个文明”协调发展,扎实推进全域、全员、全面(quánmiàn)、全程创建,以美好而温暖的文明力量,建设更有温度、更有质感、更有内涵的幸福之城。 一群人(rén)带来的城市温暖 “大鹏之动,非一羽之轻也;骐骥之速,非一足之力也。”城市的(de)核心是人,一座城市的文明高度在于每个(měigè)人的文明程度。 长沙人的文明体现(tǐxiàn)在勇敢上。 5月15日下午4时左右,在烈士公园上演了惊心动魄的一幕。一名男子落入湖水中,情况危急,烈士公园的工作人员(gōngzuòrényuán)曹鹏、岳燕军(yuèyànjūn)和保安(bǎoān)皮金华来不及脱下身上的衣物和鞋子,毫不犹豫纵身(zòngshēn)跃入湖中。由于落水者身材高大、体重较重,三人(sānrén)咬紧牙关将落水者托起,使其头部始终保持在水面之上。 岸上的人也没闲着,他们一边引导着湖中的人靠近(kàojìn)落水者,一边把救生圈丢到湖中,同时将(jiāng)救援竿甩到湖面上。在众人齐心协力之下(zhīxià),落水者被成功救上岸,整个救援过程只花了几分钟时间。 突发事件虽是偶然,但群体的挺身而出(tǐngshēnérchū)并非偶然,而是长沙城市文明(wénmíng)发展的生动体现。 长沙人的文明还体现在温暖里(lǐ)。 今年,视障人士、知名博主赵秋宝开启“行走中国”之旅,4月底他(tā)来到长沙。他在(zài)长沙地铁(dìtiě)乘车、换乘、出站,受到地铁工作人员的“贴心保护”;橘子洲景区工作人员主动提出带着他游玩,在工作人员的引导和游客的帮助下(xià),宝哥(bǎogē)和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合影、吹着江边的微风(wēifēng)、听到了游轮的汽笛声(qìdíshēng),他在视频中兴奋地向网友介绍:“我的背后是岳麓山和湘江,带你们感受‘山水洲城’——岳麓山、湘江水、橘子洲、长沙城。” 一路被温暖包围的宝哥说:“橘子洲是长沙(chángshā)的名片,也是这座城市无障碍(wúzhàngài)环境建设的缩影。这次长沙之旅,我感受到了山水洲城的‘无碍(wúài)’与有爱。” 一滴水只有放在大海里才永不干涸(gānhé)。长沙持续(chíxù)深入开展“我推荐、我评议身边好人(hǎorén)(rén)”、道德模范推评和新时代“雷锋传人·长沙榜样”选树等(děng)活动,通过先进典型(xiānjìndiǎnxíng)推荐、选树、巡演、宣传、帮扶的长效机制,持续释放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,营造出“学习雷锋、争当典范、关爱好人、争做好事”的生动局面。截至目前,长沙先后涌现全国道德模范5人、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3人、湖南省道德模范29人、长沙市道德模范106人,入选“中国(zhōngguó)好人”199人(组(zǔ))、“湖南好人”418人(组)、“长沙好人”1465人(组)。 一批阵地带来的(de)公益服务 如果你追星追上马栏山,需要导游、求助、问询,不妨认准“芒盒(mánghé)”——4月23日,一个橙色“芒盒”现身三一大道芒果城片区入口(rùkǒu),意味着(yìwèizhe)芒果城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正式成立。 芒果(mángguǒ)城片区(piànqū)处于湖南广电核心区,拥有世界之窗、海底世界、湖南国际会展中心、七彩盒子节目生产基地等旅游景点和活动场所,是代表长沙形象的(de)文旅(wénlǚ)窗口。芒果城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为粉丝、游客、市民提供纳凉休息、充电饮水、导游导购(dǎogòu)、民俗文创IP体验等一系列公益服务,4支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常驻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。 2024年(nián)11月,长沙启动“文明实践+”系列新阵地培育行动,推动各(gè)区县(市(shì))文明实践中心按照“文明实践+”模式,整合休闲广场、主题街区、图书馆等公共服务资源,打造一批(yīpī)文明实践综合体、街区、基地、带,服务了群众关切,推动了文明城市建设。 科大佳园社区(shèqū)把109家沿街门店打造成“双拥联盟(liánméng)门店”,让“国防绿”专享礼遇;为特定人群提供(tígōng)“免费领”、为社区居民提供“优惠卖”服务,井巷社区雷锋超市让“烟火气”更具(gèngjù)文明范;群众点单(dān)、实践所派单、志愿队接单、群众评单,大泽湖街道的志愿服务队将服务送到千家万户…… 在长沙,“文明(wénmíng)实践+”系列新阵地不断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内涵。据统计,去年以来,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参与人数达180万人次,真正实现群众(qúnzhòng)在哪里(nǎlǐ)、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。 一种风尚(fēngshàng)带来的生活幸福 家风(jiāfēng),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图腾,亦是一个社会的价值镜像。 4月15日,2025年湖湘好家风故事分享会(长沙专场)举行,湖南(húnán)发布“湖湘好家风好家教”打卡地图,集中展示湖湘大地29个优秀家风文化场馆,长沙汇总整理了(le)36个“家庭家教家风”故事,结合AI等(děng)先进技术,绘制推出“十步芳草 家风传承”实践地图、儿童绘本等一系列创新作品(chuàngxīnzuòpǐn)。现场,长沙市新时代好少年刘雅彤、刘静远(liújìngyuǎn)家庭分享了家风家训引导自己健康成长(jiànkāngchéngzhǎng)的动人故事。 近年来,长沙以家风涵养(hányǎng)党风政风社风,持续在厚植家庭文明、夯实家庭教育、传承优良(yōuliáng)家风等方面下功夫。截至目前(mùqián),长沙共推评全国(quánguó)文明家庭4户(hù)、湖南省文明家庭34户、长沙市文明家庭485户。长沙广泛开展“扣好(hǎo)人(rén)生第一粒扣子”等思想道德实践活动,厚植未成年人“成长沃土”,截至目前,长沙共培育出全国“新时代(shídài)好少年”5人、湖南省“新时代好少年”43人、长沙市“新时代好少年”355人(组),推评全国文明校园16所、湖南省文明(标兵)校园42所、长沙市文明(标兵)校园491所。 “余事不办喽新风尚(xīnfēngshàng),心中有爱情意长……”这是湖南湘江新区白箬铺镇龙唐村(tángcūn)的(de)村歌《和美龙唐我的家》,歌词里“余事不办”的新风尚,正是龙唐村积极推进移风易俗的生动写照。 几年前,这里还是另一番(lìngyīfān)景象:婚丧嫁娶(hūnsàngjiàqǔ)动辄大摆宴席,生日、升学、乔迁(qiáoqiān)等“余事”也跟风操办,不少家庭一年的人情支出超过收入的三分之一。 2021年,龙唐村启动移风易俗、树立(shùlì)文明乡风的相关工作——修订村规民约,将提倡婚事新办、丧事简办(jiǎnbàn)、简化人情往来等内容写入条款;成立红白理事会(lǐshìhuì),制定《红白理事会章程》《移风易俗奖惩办法》,明确宴席规模(guīmó)、礼金标准、办理时限等硬性规定;组织村干部(cūngànbù)及村民群众签订《移风易俗承诺书》,并在(zài)村务公开栏公示,接受全村监督。 如今,每年龙唐村红白喜事仅30余场,全年减少余事操办200余场,每户每年平均节省礼金2万元左右(zuǒyòu)。这些“省下来的钱”,有(yǒu)的被(bèi)村民用于发展产业,有的被投入子女教育,有的被用于改善生活品质。村民的“钱袋子(qiándàizi)”更鼓了,幸福感更足了。 从“人情账”到“文明风”,乡村(xiāngcūn)振兴既需外在(zài)风貌的(de)焕然一新,更离不开内在精神的坚实(jiānshí)塑造,龙唐村的蜕变是长沙推进移风易俗的一个缩影。这场始于“破”、成于“立”的改革,不仅让村民卸下了沉重的负担,更重塑了乡村文明的精神内核(nèihé)。截至目前,长沙共推评各级文明(标兵)单位2099家、文明村镇(市级以上)644个。 从山到水、从城到人,1000多万长沙市民用微小且暖心(xīn)的故事,凝聚文明合力,点亮文明之光;长沙这座城市(chéngshì)的脉动,与(yǔ)文明建设的步伐同频共振,让文明抬眸可见,让幸福触手可及。
在山水洲城邂逅“文明之美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